DB14∕T 3139-2024 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白芍(山西省)
ID: |
6282CD83493549F4AB957FD92B0869C6 |
文件大小(MB): |
0.21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0 65.020.20,CCSCCSCCS,B 38 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3139—2024,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白芍,2024 - 09 - 28发布,2024 - 12 - 28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14/T 3139—2024,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 1,4 采收 .. 1,5 加工流程 加工流程 加工流程 ...1,6 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 ...2,7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2,8 包装与贮存 包装与贮存 包装与贮存 .. 2,9 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 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 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 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 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 ..3,附录 A(资料性)白芍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表 (资料性)白芍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表 (资料性)白芍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表 (资料性)白芍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表 (资料性)白芍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表 (资料性)白芍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表 (资料性)白芍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表 (资料性)白芍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表 . 4,DB 14/T 3139—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药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 3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运城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莹莹、张璐、冯淑萍、李娜、任翔萍、任婧、倪素丽、赵志君、杨松、林伟欣、曲继旭、薛辉,DB 14/T 3139—2024,1,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白芍,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白芍采收及产地加工的术语和定义、采收、加工流程、产地加工、质量要求、包装和贮存、采收及产地加工记录等,本文件适用于白芍的采收及产地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B/T 11039 中药材追溯通用标识规范,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4 采收,4.1 采收期,白芍栽种 4 年以上可采收,通常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收,4.2 采收方式,采收时选择晴天,清除地上部分后采用机械或人工挖出根部,去除泥土,去除烂根、病根,切下芍根,5 加工流程,DB 14/T 3139—2024,2,修整→清洗→煮制→去皮→干燥→包装→成品,6 产地加工,6.1 场地要求,加工和晾晒场地应干燥、洁净、通风、周围无污染,具有防鼠、防虫等设施。应具备与加工白芍规模相适应的加工设备,6.2 修整,取采收后的白芍,去除侧根或根须及芽头,留根条,修平凸面,切去头尾。根据直径大小分为直径≥1.3 cm 和≤ 1.3 cm 两类,分类存放,6.3 清洗,将白芍用清水清洗至表面无泥沙,加工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6.4 煮制,将洗净的白芍按照粗细大小分批放入沸水中煮制,直径小于 1.3 cm 的白芍煮制 10 min~ 15 min ,直径大于等于 1.3 cm 的白芍煮制 15 min~20 min ,煮至白芍切面色泽一致、无白心时捞出,6.5 去皮,将煮制后的白芍放入冷水中冷浸或冲洗,放入滚筒式去皮机中,按照药材与粗砂比例为 3:1 或 4:1 的比例加入粗砂,加入适量清水,以 20 r/min~30 r/min 的转速滚动去皮 15 min~20 min ,至白芍表面洁白,取出,用清水清洗表面,加工用水应符合 GB 5749的规定,6.6 干燥,6.6.1 晒干,将去皮后的白芍置于晾晒场地,摊放厚度约 5 cm~10 cm ,于太阳下摊晒 3 d~5 d ,每天上下翻动1次。然后放室内回潮 2 d~3 d ,继续摊晒 3 d~5 d 。干燥至水分不高于14.0 %即得,6.6.2 烘干,将去皮后的白芍置于烘干机或烘房内烘干,摊放厚度约 5 cm~10 cm ,分三个阶段干燥:首先,温度控制在45 ℃±5 ℃,干燥 5 h~6 h ;然后,温度控制在 55 ℃±5 ℃ ,干燥3 h~4 h 后,冷却10 h 以上;最后,温度控制在55 ℃±5 ℃ ,干燥3 h~4 h 。干燥至水分不高于14.0 %即得,7 质量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白芍项下要求,8 包装与贮存,8.1 包装,DB 14/T 3139—2024,3,标签应按照SB/T 11039的规定执行,标识应按照GB/T 191的规定执行,包装应按照SB/T 11182的规定执行,8.2 贮存,应存储……
……